一顶帽子加一个风扇,看似简单,却是转型“中国智造”的缩影 来自义乌的夏日神器,这样征服老外 本报记者 叶持盈 何贤君
太阳能风扇帽颇受老外喜爱
企业生产车间 森外帽业供图
美国博主Drooleen给正在烤肉的父亲送了一顶“防晒帽”,父亲本来满脸通红、浑身是汗,戴上这顶帽子之后,阵阵清凉让他赞不绝口……
这条看似日常的短视频,在海外平台上获得了3000多条评论、70多万点赞、近5万收藏。国外网友在评论区热烈互动,有人直言 “自己也急需这样一顶帽子”,也有人表示 “要给家人买一顶作为夏日礼物”。
这顶帽子,来自中国义乌。它有何特殊之处?它的爆火背后藏着怎样的商业故事与产业密码?
展开剩余78%本报记者 叶持盈 何贤君
爆款的诞生,从来不是偶然
在义乌,我们见到了义乌森外帽业的总经理江泳滔,他的企业正是太阳能风扇帽的首创者。
在采访江泳滔之前,记者曾想当然地认为,太阳能风扇帽的火爆对生产厂家而言,大概率是一场意料之外的“惊喜”,他们或许在产品爆火后才匆忙调整生产线、扩大产量。
但江泳滔的回答却颠覆了这一认知。“太阳能风扇帽的爆火是一种必然,我丝毫没有感到惊讶。”他语气坚定地说,“一款能切实解决消费者痛点、精准迎合消费者需求的商品,必然会在市场上风靡,海外市场也不例外。”
事实上,这款太阳能风扇帽在去年就已正式上市销售,当时的销量就已呈现出良好的态势。今年,市场热度持续攀升,开年时便有经销商向江泳滔预订了10万个产品;4月底,产品销量开始逐步上扬;5月,它成功跻身爆款行列;到了6月,销量更是达到峰值,订单量远超预期。
“我已经做了15年的美国市场,对美国用户的需求非常了解。” 江泳滔告诉记者,欧美用户热衷于户外活动,无论是周末的家庭野餐、郊外露营,还是日常的户外运动、庭院烧烤,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。而在夏季,高温天气让户外活动的舒适度大打折扣,防晒和降温成为了他们在户外活动中的两大核心需求。
江泳滔说,在产品研发上,企业在多个方面进行了精巧的设计。
太阳能风扇帽内置了两个微型静音风扇,动力来源于帽子顶部的太阳能板。只要有阳光照射,就能为风扇供电,既环保又便捷。风扇还设有高、中、低三档调节,用户可以灵活调整风速,享受不同程度的清凉。
产品外观设计也充分考虑了欧美用户的审美偏好,推出了多种颜色款式,甚至还有多样化定制款,让产品既实用又时尚。
义乌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执行秘书长黄亮指出:“爆款的诞生从来不是偶然,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,其中存在可追溯的逻辑支撑。以太阳能风扇帽为例,其走红便精准契合了爆品打造的核心思路——在设计之初就深度考量给消费者提供情境价值、情绪价值和功能价值。”
小商品背后的“大制造”
江泳滔拿出手机向我们展示了工厂的生产车间,视频中的景象让人直观感受到“义乌速度”的惊人魅力。流水线旁,工人师傅们有条不紊地操作着设备,从原材料裁剪、零部件组装,到太阳能板安装、风扇调试,每一个环节都衔接紧密。
“在5月产品成为爆款后,我们的生产线就进入了高速运转状态。”江泳滔介绍道,为了应对激增的订单,企业迅速做出调整,一方面新招聘了一批熟练工人,另一方面对现有生产线进行优化升级,将原本每条生产线的日产量从3000顶提升至10000顶,确保能够满足市场需求。
不仅如此,义乌完善的产业链配套也为 “义乌速度” 提供了坚实支撑。生产太阳能风扇帽需要用到防晒面料、太阳能板、微型风扇、充电电池等多种原材料和零部件,而在义乌,这些配套供应商遍布周边,极大地缩短了生产周期。
这种高效的生产与供应链响应能力,正是中国制造向“中国智造”转型的微观体现。在过去,提起义乌小商品,很多人会联想到 “低价”“低端”,但如今,以太阳能风扇帽为代表的义乌商品,正凭借着创新设计、科技赋能和高效供应链,摆脱传统标签的束缚,在海外市场树立起“高品质”“高性价比”的新形象。
值得关注的是,就是这样一款看似小巧的防晒帽产品,却能串联起从原材料研发、零部件制造到成品组装、物流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,间接带动上下游产业创造数十亿元规模的GDP,尽显 “小商品撬动大产业” 的特色。
以物流产业为例,义乌像是一个集货中心,“物流”是它最大的优势。黄亮提到:“整个义乌差不多有3000多家跨境物流公司,空运到美国快则3天,慢一点7天。若不是清关需要时间,还能更快。” 这一时效优势背后,正是物流企业集群与基础设施的深度协同。义乌凭借“全国货、义乌拼、发全球”的集散能力,构建起覆盖多品类、适配不同时效需求的跨境物流网络。
“一米宽,万米深”
在义乌市场,多数爆款产品的生命周期相对短暂,但江永滔却对太阳能风扇帽的市场前景持乐观态度,认为其在明年仍将稳居爆款行列。
他形象地解释:“太阳能风扇帽的市场热度不会快速消退,反而会像台风一样持续扩散影响力,明年有望进一步辐射至更多国家和地区。正因如此,我们目前已着手布局迪拜、印尼等新兴市场,为后续的市场拓展提前铺路。”
义乌集聚了约80万家电商企业,其中半数深耕跨境电商领域。义乌的电商企业普遍秉持“微创新”发展理念,坚持自主研发,将迭代升级融入日常运营的每一个环节,做到“一米宽,万米深”。
据江永滔所说,光是户外帽这个单品,他们公司就有1000个左右SKU (库存保有单位)。“后续肯定还会出成千上万的爆款,我们目前正在考虑如何把这个太阳能风扇帽做成一个智能穿戴设备。”他说道。
发布于:浙江省